除了那該死的中文字體。真的是難看死了...。
這次針對一些工具方面做了更新:首先是package managemant。
從原本的Macport換成Homebrew。這是因為我在手動make install ghc
以後突然想用port裝一下darcs,結果port竟然開開心心的開始幫
我build好久以前的ghc版本,囧。一怒之下就聽從godfat的讒言把port
及其他一堆自己make install(包括我記憶中我用.pkg裝的東西)給暴力
砍了,因為make install都去了/usr/local/下面,而port install都進了
/opt/local/底下,所以在godfat的鼓吹之下
rm -R
就給他用力打下去啦~~~。而.pkg的部份我只記得我ghc-6.12.3是.pkg裝起來的,
所以就去/usr/bin/下面把ghc*的東西砍乾淨。最後才再灌上brew。
> ruby -e "$(curl -fsS http://gist.github.com/\
raw/323731/install_homebrew.rb)"
當然, 要順便開開心心的把用習慣的東西一併裝一裝。
> brew install fish
> brew install git
> brew install haskell-platform
Fish with Multiline Prompt:
fish shell本身沒有支援multiline prompt的處理,因為fish在
讀入自己內部用來存prompt訊息的prompt_list時,會將'\n'給忽略。
也就造成了在fish_prompt.fish裡面插入'\n'於printf後面會無效
這樣的問題。找了好一會以後,google到一個仁兄的解決辦法。
[1] 砍掉原本的fish:
> brew uninstall fish
[2] 下載fish的source code
[3] 修改裡面的reader.c檔(細節)
[4] 重編fish
> ./configure --prefix=/usr/local/Cellar/fish/1.23.1 --without-xsel
> sudo make install
[5] 把brew連到自己裝的fish上面
> brew link fish
應該要有類似這樣的結果
30 links created for /usr/local/Cellar/fish/1.23.1
[6] 順便
> chsh -s /usr/local/bin/fish
一下。灌好fish之後就可以開始改fish shell裡面的東西,也就是prompt
的output設定。fish相關的一些function都放置在
/usr/local
/Cellar/fish/1.23.1/share/fish/functions
目錄下,而這裡的目的是要改有關prompt的設定,也就是檔案: fish_prompt.fish。
P.S. 有關fish_prompt.fish的設定就下回分解吧 XD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